131章 阿勒曼尼王国存在固有领土么?-《自建帐以来:罗马汗国记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杨士官是外地人,老家在罗马尼亚那边。他很年轻,但在地方战团受训的时候,就已经表现优异,得到了特别推荐,前往阿勒曼尼前线,并且参加了去年摆赛汗亲自指挥的一系列战役。

    因为战争中的功绩,战后军团解散时,他得到了留用的邀请。那会儿,大家都认为,西线和北线,在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大规模战争了。而在罗斯地区,虽然环境恶劣,也有风险,但立功的概率也很大。

    而且,按照军团传统,哪怕没有战争,只是兴修水利、道路表现出色,一样算是功劳,可以得到提升。如今的步丞相,当年都是靠着在这里治水的功绩,得到提拔的。所以,他也没有想太多,就报了这边的新军团。

    因为扩编来的很突然,所以几乎所有申请者都得到了任命。他作为优秀人才,也被分配了重要的任务,才来到这里的。

    他这份履历,哪怕在罗马人那边,也是很出色的。不过,亚历山大神父却不以为然。

    亚历山大神父是个完全的本地人,除了去基辅上学和进修的时间,几乎都是在这片荒野上渡过的。

    然而,村里的现状是,罗马来的精英人物杨士官,对村民很友善,平时相处也平易近人,跟谁说话都客客气气的,与大家相处融洽;反而是本地人亚历山大神父,整天臭着脸,没事儿就教训这个,斥责那个,对自家老乡十分严厉,让村里人都有点畏惧他。

    杨士官觉得,这样也不太好,还找他聊过。但亚历山大神父却说,自己的行为没有超出教会委任的范围,也不存在什么问题,此后依然我行我素。

    他的助祭对此有些担忧,觉得这样是不是不太好。但亚历山大神父却说,杨士官的管理方式,才是有问题的。

    他认为,杨士官以往过得太顺利了。他在罗马人统治的腹地出生长大,从小得到标准的罗马式教育,连他的功劳,也都是在罗马人的体系内部取得的。

    他之前还向其他人打听过战场的情况。罗马和阿勒曼尼长期交战,战场附近的百姓都知道情况,因此虽然是前线,但人们反而对罗马人比较友善。那边的环境,也比这儿要好一些。

    他对助祭说,杨士官确实有能力,但他的日子过得太顺利了。正常来说,这是个优势,因为这种友善的环境,才能培养出更多善良的人。而善良的军人,是十分难得的,对于百姓和军队自己,都是一件大好事。

    但是,在这片大地上,善良是个奢侈品。因为善良很容易被人当做软弱,而软弱,是致命的。所以,他总觉得杨士官过于幼稚,缺乏生存经验。这么下去,怕是要吃大亏。

    不过助祭等人其实不怎么相信。要是个普通的新人,这么说就算了;人家一个上过战场,砍过敌人首级的留用士官,你说人家软弱幼稚,没有经验……哪怕同样是本地人的助祭,也觉得他小题大做了。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