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1章 阿勒曼尼王国存在固有领土么?-《自建帐以来:罗马汗国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再往北,在扎波罗热下游一些的地方,还有个“尼科波尔”,这地方本来也叫“尼科波利斯”,是当年庞培战胜米特拉达梯,从本都王国手里夺取黑海北岸之后,建立的定居点,还专门取了这个“胜利之城”的名字作为纪念。不过后来,各种“尼科波利斯”实在太多了,所以反而还是当地人的名字比较通用。

    因此,可以看出来,虽然以往的控制区变化颇大,也不太稳定,但这里也是毫无疑问,自古以来就是罗马的故土。

    至于说,更北、更东的地区,这些分封出来的草原人的地盘,属不属于罗马人的领土,他认为那当然也得算了。

    按他的说法,当年,罗斯诸国、可萨汗国和罗马,在这边互相纵横捭阖,时而联合,时而对抗,关系确实很复杂。但这些,都是罗马体系内部的事情。总不能说,因为封臣造过反,乃至想自立,就代表这里不是一个国家了吧?不然,这边大部分国家,都剩不了几块地了。

    隔壁阿勒曼尼那边,现在还有不少人,在反对名义上的国王西吉斯蒙德,要把他驱逐出去。要是按这个观点,那阿勒曼尼干脆是个没有领土的国家了。

    这一点,朝廷也很清楚,因此,才不断在这里进行经营。如果不是自家的土地,谁会这么费心思?

    但在之前很长时间里,只有西边的罗马尼亚地区,经营得比较完善。在广袤的斯拉夫大地,只有克里米亚这么一个前哨,算是基础稍微好一点。所以,才只能慢慢来。

    刚收复这里的时候,朝廷就恢复了古时候,赫尔松军区的编制。不过后来,这里开发的速度,甚至有些超过官府自己的预料,因此各种行政机构也很快完善起来。

    不过在此之前,罗马的经营,大多是从黑海出发,沿着河流向上,一路展开。

    这种方式,以往在各地都差不多——朝廷从刚建立的时候,就很喜欢沿河发展。哪里有河流,就会跑过去组织人兴修水利、种地开荒,而且很快就能得到明显的效果,因此很容易得到当地人支持,迅速扎下根来。

    但是,罗斯地区实在荒芜过头了,朝廷的精力又有限,因此很长时间以来,真正的控制区,就只是几条主干河流的交通线,和沿岸的一些居民点。得往西过了尼斯特鲁河,领土才大致是连成片的。

    现在,朝廷的目标,就是把这些线之间的地方,也都“填实”起来。对此,大家尽可以放心,因为这种事情,以往也做过不少次了。只要下了决心,就没有搞不成的。现在虽然累了点,但之后的收益,肯定会让大家都满意的。

    对于这些理论,村民其实同样听不太懂。不过,他们感兴趣的,本来也不是这些理论本身,而是官府的态度和能力。

    这里的村民,连个识字的都没有,也完全不在乎这地方是否真的是罗马自古以来的领土。但官府公开做了表态,还派了人过来,那就说明人家真想做事了。因为从之前的经验看,这种宣称,其实是一种对于管理责任的宣言,而且一般是不会随便抛弃的。

    同样,这些历史故事告诉大家,朝廷已经成功过几次了。他们有这个能力,也有对应的成功经验,跟着他们干,确实有很大概率得到收益。提供了这种预期之后,大家也就能更放心了。

    所以,这可能才是历史最直接的作用。

    不过,也不是所有人都像杨士官这么好说话。像村里的亚历山大神父,就比他严厉得多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