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宫殿之内,百官列与两侧。 廉颇居于百官之首,身姿挺拔,目蕴精光。 他看了看位于己右,神色已有些晦暗的蔺相如,心里一黯。 这个与自己有着刎颈之交的老友,怕是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了。 他有些索然,似乎又想起了三年前的那场战役。 “咚!” 钟声猛地一响,拉回了廉颇的思绪。 他看到了赵王赵丹缓缓走到高台,扫视众人。 “参见大王!” 百官连忙行礼,声音回荡不息。 赵王目光略过百官,直接停留在了蔺相如的身上。 他突然一叹,挪步走下,扶着蔺相如已是有些颤巍的身体,道:“蔺相近来,身体可有好转?” “禀大王,生死有命,臣之残躯,恐难再为国效力。只恨未能助大王完成霸业,心有羞愧。” 蔺相如此时光是站着都有些费力,他鼓着气力开口,胸腔如同漏风一般。 “孤王悔不该错用赵括。” 赵王托着蔺相如的手臂,再次自恼。 虽然那一战已过去几年,但他每每想起,便有无尽苦楚。 为何要用赵括,为何不听蔺相如的话,为何要转守为攻、放弃前期优势? “胜败乃兵家常事,君上可不必自愧。” 一旁的廉颇见赵王露出羞恼悲色,不由上言宽慰。 长平一战,四十万亡魂宛如浮在眼前,这是赵国的国耻。 除了廉颇此时敢出来宽慰,其余的臣民无一人敢发声。 一时间,大殿再次沉默,呼吸声都低不可闻。 “那质子呢?” 赵王突然眼中一寒,似乎想起了己国还有一秦之质子。 “禀大王,尚在别院安置,其母赵姬亦在。” 有一臣民见赵王发问,连忙开口。 “如此...传我口谕。” 赵王神色不定地发了一条命令,便有人接令离开。 他缓步走回高台,神色稍稍恢复红润:“议事吧。” “诺!” 众臣回应,便开始了这次的朝会。 廉颇和蔺相如对视一眼,皆是摇头,却也没有起言阻拦。 ...... ()